隨著3D打印技術的不斷推廣,各行各業對於3D打印 的運用越來越普遍,而3D打印機器使用的方法也在不斷增多,像SLA、SLM、SLS,等等,每種技術都有各自的特點和運用領域。
今天,針對SLA技術,蘑菇短视频安装包玩具設計開發公司簡單談及一下它的優缺點。
SLA技術,全稱為立體光固化成型法(Stereo lithography Appearance),是用激光聚焦到光固化材料表麵,使之由點到線,由線到麵順序凝固,周而複始,層層疊加,最終構成一個三維實體。
SLA立體光固化成型法最早於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,美國3M公司的Alan jHebert、日本的小玉秀男、美國UVP公司的Charles W.Hull和日本的丸穀洋二,在不同的地點都提出了RP的概念,即利用連續層的選區固化產生三維實體的新思想。1986年,UVP公司 Charles W.Hull製作的SLA-1獲得專利。
SLA 技術的優勢:
1.光固化成型法是最早出現的快速原型製造工藝,成熟度高,經過時間的檢驗;
2.由CAD數字模型直接製成原型,加工速度快,產品生產周期短,無需切削工具與模具;
3.可以加工結構外形複雜或使用傳統手段難於成型的原型和模具;
4.使CAD數字模型直觀化,降低錯誤修複的成本;。
5.為實驗提供試樣,可以對計算機仿真計算的結果進行驗證與校核;
6.可聯機操作,可遠程控製,利於生產的自動化。
SLA技術的缺點:
1. SLA係統造價高昂,使用和維護成本過高;
2. SLA係統是要對液體進行操作的精密設備,對工作環境要求苛刻;
3. 成型件多為樹脂類,強度,剛度,耐熱性有限,不利於長時間保存;
4. 預處理軟件與驅動軟件運算量大,與加工效果關聯性太高;
5. 軟件係統操作複雜,入門困難;使用的文件格式不為廣大設計人員熟悉;
6. 立體光固化成型技術被單一公司所壟斷。
這是一個“3D”的時代,玩具企業應該注意到:隨著SLA技術的日趨成熟,其加工技術將會越來越完善,將顛覆傳統的 玩具設計的模式,為產品創造更佳的設計效果和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