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國外產品做代工隻能賺兩美分,但是設計商品賣到國外賺不止兩美分,你會選擇哪種?站在企業的角度,國內很多製造實業企業都知道應該選後者,也深度了解到工業設計是產品的核心競爭力,但卻沒有很好的投入,或者意識不足,而處於矛盾中。
那麽,要想快速搶占產品市場,提升自身的競爭力,需要注意設計環節中的哪些核心要素?
對此,小編總結了四大核心要素:
1.結構
在硬件產品生產過程中產品的所有零件按照產品結構設計 的方式製造成物質形態,這是產品的內核——物質基礎。在這方麵工業設計主要的價值在於產品生產合理化、材料的合理選擇以及對加工製造成本的控製。
2.功能
一件產品被買回家後,產品的用途即使用功能成為與消費者最緊密的部分,好的產品功要使消費者使用有效、舒適方便,並帶來使用價值,易於維護和回收。
有些產品的功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,因此有些產品更要注意其在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。
對於技術成熟的產品來說,結構、材料、工藝、用途、效果等問題都已經獲得了很好地解決,因此,這類產品的"重要性、象征意義、文化 "等要素就成為了工業設計的主要設計因素,這也是與產品營銷最直接產生關係的階段。
3.效果
產品效果帶給消費者各種感官的感受:形態漂亮?醜陋?顏色鮮豔?簡潔?質感高貴?平易?價值感如何?時尚感如何?一般對於消費者來說,好的產品的外觀造型設計 能使其願意支付更多的溢價來購買該產品。
4.意義
一家企業通過工業設計統一規劃產品的形象,將在市場上產生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和統一感,產品設計上與競爭對手的差異能夠帶來銷售市場的優勢,並使產品產生象征意義,以提高公司品牌的認同感。因此企業的品牌建設不簡單是一個企業的標誌,廣告問題,與消費者最終緊密接觸的產品形象才是品牌最核心的東西。好的產品形象是區別於其它同類產品的認知符號,好的產品形象與企業形象結合將產生強大的合力,通過工業設計創造出產品和體現出重要的商業區別。
在產品設計中如果做到了以上3點或者4 點,相信你的產品一般都可以搶占到一定的市場份額。而看看躋身世界五百強的產品,他們除了做好以上四要素,同樣也做好了用戶體驗設計。
對於為數眾多的中小出口製造企業來說,設計具有非同一般的特殊意義。不可否認,在企業財務資源有限、技術積累不足的情況下,工業設計是迅速提升企業競爭力的、成本效益比最優的手段。